11月2日,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法院执行局执行四组执行长办公桌上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你好,黄岛法院执行局执行四组。”“你好,法官,我是申请执行人张某某,我找张法官。”听起来声音急促,“张法官外出办案了,你有什么事情吗?”“我几次找到被执行人李某,可张法官的电话总是没人接。”“请你现在说一下被执行人的具体位置,我们马上派人过去”“真的?”申请执行人将信将疑地说出了具体位置。约半个小时后,执行干警顺利将被执行人李某带到法院,迫于压力,李某当天就缴纳了全部案款5万余元,案件执行完毕。
黄岛法院自今年8月实施执行长负责制,下放局长、庭长的部分权限,赋予执行长在执行团队内的案件分配、指挥调度、审查裁决、召集合议庭等执行权和管理权。执行局设立7个执行组,采取“1+3+1”模式,即1名执行长、3名执行员、1名书记员。执行长负责制实行“团队作战”模式,即使案件承办人外出,执行长也可以调动本组其他干警办理案件,人员互补,形成合力。执行长负责制改变了过去执行法官一人“包案到底”的传统执行模式,改变了法官不在当事人只能等着的状况,减少了当事人的“执累”。
执行组人员构成以发挥干警能动性、突出执行组特点为原则,把优秀人才配置到办案一线;严格考核,加强保障。配套出台执行长(团队)考核办法,对各团队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排名。短短3个月时间,黄岛法院执行结案数量环比和同比均增长40%以上,案均办案周期缩短至3.6个月,在办案数量增加的前提下,案件实结率、到位率均增长逾10个百分点。
——本文载于2015年11月22日《法制日报》4版
11月2日,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法院执行局执行四组执行长办公桌上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你好,黄岛法院执行局执行四组。”“你好,法官,我是申请执行人张某某,我找张法官。”听起来声音急促,“张法官外出办案了,你有什么事情吗?”“我几次找到被执行人李某,可张法官的电话总是没人接。”“请你现在说一下被执行人的具体位置,我们马上派人过去”“真的?”申请执行人将信将疑地说出了具体位置。约半个小时后,执行干警顺利将被执行人李某带到法院,迫于压力,李某当天就缴纳了全部案款5万余元,案件执行完毕。
黄岛法院自今年8月实施执行长负责制,下放局长、庭长的部分权限,赋予执行长在执行团队内的案件分配、指挥调度、审查裁决、召集合议庭等执行权和管理权。执行局设立7个执行组,采取“1+3+1”模式,即1名执行长、3名执行员、1名书记员。执行长负责制实行“团队作战”模式,即使案件承办人外出,执行长也可以调动本组其他干警办理案件,人员互补,形成合力。执行长负责制改变了过去执行法官一人“包案到底”的传统执行模式,改变了法官不在当事人只能等着的状况,减少了当事人的“执累”。
执行组人员构成以发挥干警能动性、突出执行组特点为原则,把优秀人才配置到办案一线;严格考核,加强保障。配套出台执行长(团队)考核办法,对各团队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排名。短短3个月时间,黄岛法院执行结案数量环比和同比均增长40%以上,案均办案周期缩短至3.6个月,在办案数量增加的前提下,案件实结率、到位率均增长逾10个百分点。
——本文载于2015年11月22日《法制日报》4版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
QINGDAO INTERMEDIATE PEOPLE'S COURT
11月2日,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法院执行局执行四组执行长办公桌上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你好,黄岛法院执行局执行四组。”“你好,法官,我是申请执行人张某某,我找张法官。”听起来声音急促,“张法官外出办案了,你有什么事情吗?”“我几次找到被执行人李某,可张法官的电话总是没人接。”“请你现在说一下被执行人的具体位置,我们马上派人过去”“真的?”申请执行人将信将疑地说出了具体位置。约半个小时后,执行干警顺利将被执行人李某带到法院,迫于压力,李某当天就缴纳了全部案款5万余元,案件执行完毕。
黄岛法院自今年8月实施执行长负责制,下放局长、庭长的部分权限,赋予执行长在执行团队内的案件分配、指挥调度、审查裁决、召集合议庭等执行权和管理权。执行局设立7个执行组,采取“1+3+1”模式,即1名执行长、3名执行员、1名书记员。执行长负责制实行“团队作战”模式,即使案件承办人外出,执行长也可以调动本组其他干警办理案件,人员互补,形成合力。执行长负责制改变了过去执行法官一人“包案到底”的传统执行模式,改变了法官不在当事人只能等着的状况,减少了当事人的“执累”。
执行组人员构成以发挥干警能动性、突出执行组特点为原则,把优秀人才配置到办案一线;严格考核,加强保障。配套出台执行长(团队)考核办法,对各团队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排名。短短3个月时间,黄岛法院执行结案数量环比和同比均增长40%以上,案均办案周期缩短至3.6个月,在办案数量增加的前提下,案件实结率、到位率均增长逾10个百分点。
——本文载于2015年11月22日《法制日报》4版
11月2日,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法院执行局执行四组执行长办公桌上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你好,黄岛法院执行局执行四组。”“你好,法官,我是申请执行人张某某,我找张法官。”听起来声音急促,“张法官外出办案了,你有什么事情吗?”“我几次找到被执行人李某,可张法官的电话总是没人接。”“请你现在说一下被执行人的具体位置,我们马上派人过去”“真的?”申请执行人将信将疑地说出了具体位置。约半个小时后,执行干警顺利将被执行人李某带到法院,迫于压力,李某当天就缴纳了全部案款5万余元,案件执行完毕。
黄岛法院自今年8月实施执行长负责制,下放局长、庭长的部分权限,赋予执行长在执行团队内的案件分配、指挥调度、审查裁决、召集合议庭等执行权和管理权。执行局设立7个执行组,采取“1+3+1”模式,即1名执行长、3名执行员、1名书记员。执行长负责制实行“团队作战”模式,即使案件承办人外出,执行长也可以调动本组其他干警办理案件,人员互补,形成合力。执行长负责制改变了过去执行法官一人“包案到底”的传统执行模式,改变了法官不在当事人只能等着的状况,减少了当事人的“执累”。
执行组人员构成以发挥干警能动性、突出执行组特点为原则,把优秀人才配置到办案一线;严格考核,加强保障。配套出台执行长(团队)考核办法,对各团队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排名。短短3个月时间,黄岛法院执行结案数量环比和同比均增长40%以上,案均办案周期缩短至3.6个月,在办案数量增加的前提下,案件实结率、到位率均增长逾10个百分点。
——本文载于2015年11月22日《法制日报》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