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早,胶州市人民法院执行局执行二庭的法官郑晓鹏和同事一起,驱车赶往泰安,继续帮助500多名申请人执行他们600多万元的工资款。由于在2014年胶州市部分企业经营不善倒闭,且没有及时支付工人工资,致使上千名员工拿着劳动仲裁书到胶州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临近年关,为了帮农民工讨回工资,郑晓鹏和同事们真是“蛮拼的”,从胶州追到新疆,又从新疆追到泰安。
现场 法官打电话喊“哑”嗓子
1月14日,记者来到胶州法院执行局看到,从大厅到各个办公室,随处可见申请人与执行法官。郑晓鹏的办公室在二楼,每天早晨7时30分,他已经在办公室开始忙活。记者看到,郑晓鹏一边接电话,一边用手捏着喉咙。挂上电话,赶忙吞了两口水。“这两天说话多了,嗓子都发炎了。”郑晓鹏有些无奈地说。
正当他准备继续整理案卷时,又有当事人涌到了办公室。他们都是胶州市一家木业公司的工人,由于公司倒闭,负责人跑了,全厂500多名工人的工资拿不到了。“你们都别着急,最近一直在忙你们的案子,我们肯定会想办法,把你们的钱要回来。”这些工人不知,为了执行他们的工资款,郑晓鹏和同事们都追到了千里之外的边境线。
讲述 坐飞机去新疆执行欠款
郑晓鹏告诉记者,这家木业公司是在2014年四五月份出现的问题。经过劳动仲裁,裁定公司需要支付500多名员工共计600多万元的工资款。可到了裁定书约定的最后期限,公司依然无法履行。无奈之下,工人们拿着裁定书到法院直接申请执行。 “每个工人算一起案件,这一下子就来了600多起案子,我们也在寻思,怎么能帮工人尽快拿到钱。 ”郑晓鹏按照常规手续调查公司的资产,并将工厂里的设备、厂房、土地进行查封。可查封之后他才知道,这些资产都已经被查封了数十遍,“这说明公司在其他地方也有欠款,资产也被其他法院查封了。如果以传统的方式等待拍卖、付钱,时间周期很长,可能要一两年。 ”
这时,郑晓鹏了解到,新疆有五家单位拖欠这家木业公司的钱,而且已经到了还款的时间,也许能把这些钱拿回来先发给工人当工资。于是在2014年12月28日,郑晓鹏坐上了飞往乌鲁木齐的飞机,去新疆执行案件。
艰苦 -20℃天气四处找债主
经过6个小时的飞行,郑晓鹏终于到达了乌鲁木齐,可-20℃的温度让他有些措手不及。第一家单位位于石河子市,郑晓鹏不敢耽误,坐了两个小时的汽车到了目的地。当时已是下午4时,从离开青岛到石河子,郑晓鹏和同事都没吃什么东西。考虑到单位可能已经下班,他们决定第二天再去执行。
第二天当他赶到第一家单位时,负责人称现在的确可以给胶州这家木业公司支付欠款,但郑晓鹏他们来晚了,“已经有法院把这笔钱执行走了。”郑晓鹏将木业公司工人的情况告诉了负责人,负责人也表示理解,他表示只要法院之间沟通协调,他们愿意优先支付工资。这家找不到钱,郑晓鹏又去第二家单位,这家单位在奎屯,可郑晓鹏又遇到了同样的情况,“被别的法院先执行走了。 ”
奔波 追款追到中哈边境线
没有耽搁,郑晓鹏和同事从奎屯乘车,前往位于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边境的霍尔果斯。途中他们遇到了大雪,高速公路封闭,无奈只好走小路,可由于当地自然条件特殊,到晚上8时他们身在茫茫戈壁之中,难辨方向。 “担心再走会迷路,就在附近的精河县找地方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两人走了四个多小时,中午到达了位于边境线的第三家单位。不幸的是,钱也被其他法院“捷足先登”了。之后的第四家和第五家企业也都是同样的情况。郑晓鹏和同事决定先回青岛,再计划下一步的行动。在新疆连转三天之后,在2014年最后一天晚上10时,郑晓鹏回到了家。
新年上班第一天,汤龙江和郑晓鹏决定,准备与已经执行案款的其他几家法院协商,希望能优先支付工人工资。在与多方协商之后,1月15日上午,两人再次奔赴前往泰安市中院的执行路上。
感动 带病上路为工人讨薪
胶州法院执行二庭庭长汤龙江也参加了这次新疆执行行动,在走之前他患有严重的感冒,医生要求他必须按时打点滴,可汤龙江跟医生说明了情况,又从医院开了些治疗感冒的药物,直接去了新疆。不过到新疆之后,身体再次感觉不适,导致一路上都没怎么吃东西,三餐都只吃米饭。回到青岛的一刻,身体比之前更加不适。
汤龙江说,为了给工人讨薪,执行法官都是“白加黑”和“5+2”模式,每天从早忙到晚,很少能有休息的时间。“有的法官在周末要照顾孩子,为方便直接把孩子带到法院,一边干活一边看孩子。 ”
——本文载于2015年1月16日《青岛晚报》9版
昨天一早,胶州市人民法院执行局执行二庭的法官郑晓鹏和同事一起,驱车赶往泰安,继续帮助500多名申请人执行他们600多万元的工资款。由于在2014年胶州市部分企业经营不善倒闭,且没有及时支付工人工资,致使上千名员工拿着劳动仲裁书到胶州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临近年关,为了帮农民工讨回工资,郑晓鹏和同事们真是“蛮拼的”,从胶州追到新疆,又从新疆追到泰安。
现场 法官打电话喊“哑”嗓子
1月14日,记者来到胶州法院执行局看到,从大厅到各个办公室,随处可见申请人与执行法官。郑晓鹏的办公室在二楼,每天早晨7时30分,他已经在办公室开始忙活。记者看到,郑晓鹏一边接电话,一边用手捏着喉咙。挂上电话,赶忙吞了两口水。“这两天说话多了,嗓子都发炎了。”郑晓鹏有些无奈地说。
正当他准备继续整理案卷时,又有当事人涌到了办公室。他们都是胶州市一家木业公司的工人,由于公司倒闭,负责人跑了,全厂500多名工人的工资拿不到了。“你们都别着急,最近一直在忙你们的案子,我们肯定会想办法,把你们的钱要回来。”这些工人不知,为了执行他们的工资款,郑晓鹏和同事们都追到了千里之外的边境线。
讲述 坐飞机去新疆执行欠款
郑晓鹏告诉记者,这家木业公司是在2014年四五月份出现的问题。经过劳动仲裁,裁定公司需要支付500多名员工共计600多万元的工资款。可到了裁定书约定的最后期限,公司依然无法履行。无奈之下,工人们拿着裁定书到法院直接申请执行。 “每个工人算一起案件,这一下子就来了600多起案子,我们也在寻思,怎么能帮工人尽快拿到钱。 ”郑晓鹏按照常规手续调查公司的资产,并将工厂里的设备、厂房、土地进行查封。可查封之后他才知道,这些资产都已经被查封了数十遍,“这说明公司在其他地方也有欠款,资产也被其他法院查封了。如果以传统的方式等待拍卖、付钱,时间周期很长,可能要一两年。 ”
这时,郑晓鹏了解到,新疆有五家单位拖欠这家木业公司的钱,而且已经到了还款的时间,也许能把这些钱拿回来先发给工人当工资。于是在2014年12月28日,郑晓鹏坐上了飞往乌鲁木齐的飞机,去新疆执行案件。
艰苦 -20℃天气四处找债主
经过6个小时的飞行,郑晓鹏终于到达了乌鲁木齐,可-20℃的温度让他有些措手不及。第一家单位位于石河子市,郑晓鹏不敢耽误,坐了两个小时的汽车到了目的地。当时已是下午4时,从离开青岛到石河子,郑晓鹏和同事都没吃什么东西。考虑到单位可能已经下班,他们决定第二天再去执行。
第二天当他赶到第一家单位时,负责人称现在的确可以给胶州这家木业公司支付欠款,但郑晓鹏他们来晚了,“已经有法院把这笔钱执行走了。”郑晓鹏将木业公司工人的情况告诉了负责人,负责人也表示理解,他表示只要法院之间沟通协调,他们愿意优先支付工资。这家找不到钱,郑晓鹏又去第二家单位,这家单位在奎屯,可郑晓鹏又遇到了同样的情况,“被别的法院先执行走了。 ”
奔波 追款追到中哈边境线
没有耽搁,郑晓鹏和同事从奎屯乘车,前往位于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边境的霍尔果斯。途中他们遇到了大雪,高速公路封闭,无奈只好走小路,可由于当地自然条件特殊,到晚上8时他们身在茫茫戈壁之中,难辨方向。 “担心再走会迷路,就在附近的精河县找地方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两人走了四个多小时,中午到达了位于边境线的第三家单位。不幸的是,钱也被其他法院“捷足先登”了。之后的第四家和第五家企业也都是同样的情况。郑晓鹏和同事决定先回青岛,再计划下一步的行动。在新疆连转三天之后,在2014年最后一天晚上10时,郑晓鹏回到了家。
新年上班第一天,汤龙江和郑晓鹏决定,准备与已经执行案款的其他几家法院协商,希望能优先支付工人工资。在与多方协商之后,1月15日上午,两人再次奔赴前往泰安市中院的执行路上。
感动 带病上路为工人讨薪
胶州法院执行二庭庭长汤龙江也参加了这次新疆执行行动,在走之前他患有严重的感冒,医生要求他必须按时打点滴,可汤龙江跟医生说明了情况,又从医院开了些治疗感冒的药物,直接去了新疆。不过到新疆之后,身体再次感觉不适,导致一路上都没怎么吃东西,三餐都只吃米饭。回到青岛的一刻,身体比之前更加不适。
汤龙江说,为了给工人讨薪,执行法官都是“白加黑”和“5+2”模式,每天从早忙到晚,很少能有休息的时间。“有的法官在周末要照顾孩子,为方便直接把孩子带到法院,一边干活一边看孩子。 ”
——本文载于2015年1月16日《青岛晚报》9版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
QINGDAO INTERMEDIATE PEOPLE'S COURT
昨天一早,胶州市人民法院执行局执行二庭的法官郑晓鹏和同事一起,驱车赶往泰安,继续帮助500多名申请人执行他们600多万元的工资款。由于在2014年胶州市部分企业经营不善倒闭,且没有及时支付工人工资,致使上千名员工拿着劳动仲裁书到胶州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临近年关,为了帮农民工讨回工资,郑晓鹏和同事们真是“蛮拼的”,从胶州追到新疆,又从新疆追到泰安。
现场 法官打电话喊“哑”嗓子
1月14日,记者来到胶州法院执行局看到,从大厅到各个办公室,随处可见申请人与执行法官。郑晓鹏的办公室在二楼,每天早晨7时30分,他已经在办公室开始忙活。记者看到,郑晓鹏一边接电话,一边用手捏着喉咙。挂上电话,赶忙吞了两口水。“这两天说话多了,嗓子都发炎了。”郑晓鹏有些无奈地说。
正当他准备继续整理案卷时,又有当事人涌到了办公室。他们都是胶州市一家木业公司的工人,由于公司倒闭,负责人跑了,全厂500多名工人的工资拿不到了。“你们都别着急,最近一直在忙你们的案子,我们肯定会想办法,把你们的钱要回来。”这些工人不知,为了执行他们的工资款,郑晓鹏和同事们都追到了千里之外的边境线。
讲述 坐飞机去新疆执行欠款
郑晓鹏告诉记者,这家木业公司是在2014年四五月份出现的问题。经过劳动仲裁,裁定公司需要支付500多名员工共计600多万元的工资款。可到了裁定书约定的最后期限,公司依然无法履行。无奈之下,工人们拿着裁定书到法院直接申请执行。 “每个工人算一起案件,这一下子就来了600多起案子,我们也在寻思,怎么能帮工人尽快拿到钱。 ”郑晓鹏按照常规手续调查公司的资产,并将工厂里的设备、厂房、土地进行查封。可查封之后他才知道,这些资产都已经被查封了数十遍,“这说明公司在其他地方也有欠款,资产也被其他法院查封了。如果以传统的方式等待拍卖、付钱,时间周期很长,可能要一两年。 ”
这时,郑晓鹏了解到,新疆有五家单位拖欠这家木业公司的钱,而且已经到了还款的时间,也许能把这些钱拿回来先发给工人当工资。于是在2014年12月28日,郑晓鹏坐上了飞往乌鲁木齐的飞机,去新疆执行案件。
艰苦 -20℃天气四处找债主
经过6个小时的飞行,郑晓鹏终于到达了乌鲁木齐,可-20℃的温度让他有些措手不及。第一家单位位于石河子市,郑晓鹏不敢耽误,坐了两个小时的汽车到了目的地。当时已是下午4时,从离开青岛到石河子,郑晓鹏和同事都没吃什么东西。考虑到单位可能已经下班,他们决定第二天再去执行。
第二天当他赶到第一家单位时,负责人称现在的确可以给胶州这家木业公司支付欠款,但郑晓鹏他们来晚了,“已经有法院把这笔钱执行走了。”郑晓鹏将木业公司工人的情况告诉了负责人,负责人也表示理解,他表示只要法院之间沟通协调,他们愿意优先支付工资。这家找不到钱,郑晓鹏又去第二家单位,这家单位在奎屯,可郑晓鹏又遇到了同样的情况,“被别的法院先执行走了。 ”
奔波 追款追到中哈边境线
没有耽搁,郑晓鹏和同事从奎屯乘车,前往位于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边境的霍尔果斯。途中他们遇到了大雪,高速公路封闭,无奈只好走小路,可由于当地自然条件特殊,到晚上8时他们身在茫茫戈壁之中,难辨方向。 “担心再走会迷路,就在附近的精河县找地方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两人走了四个多小时,中午到达了位于边境线的第三家单位。不幸的是,钱也被其他法院“捷足先登”了。之后的第四家和第五家企业也都是同样的情况。郑晓鹏和同事决定先回青岛,再计划下一步的行动。在新疆连转三天之后,在2014年最后一天晚上10时,郑晓鹏回到了家。
新年上班第一天,汤龙江和郑晓鹏决定,准备与已经执行案款的其他几家法院协商,希望能优先支付工人工资。在与多方协商之后,1月15日上午,两人再次奔赴前往泰安市中院的执行路上。
感动 带病上路为工人讨薪
胶州法院执行二庭庭长汤龙江也参加了这次新疆执行行动,在走之前他患有严重的感冒,医生要求他必须按时打点滴,可汤龙江跟医生说明了情况,又从医院开了些治疗感冒的药物,直接去了新疆。不过到新疆之后,身体再次感觉不适,导致一路上都没怎么吃东西,三餐都只吃米饭。回到青岛的一刻,身体比之前更加不适。
汤龙江说,为了给工人讨薪,执行法官都是“白加黑”和“5+2”模式,每天从早忙到晚,很少能有休息的时间。“有的法官在周末要照顾孩子,为方便直接把孩子带到法院,一边干活一边看孩子。 ”
——本文载于2015年1月16日《青岛晚报》9版
昨天一早,胶州市人民法院执行局执行二庭的法官郑晓鹏和同事一起,驱车赶往泰安,继续帮助500多名申请人执行他们600多万元的工资款。由于在2014年胶州市部分企业经营不善倒闭,且没有及时支付工人工资,致使上千名员工拿着劳动仲裁书到胶州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临近年关,为了帮农民工讨回工资,郑晓鹏和同事们真是“蛮拼的”,从胶州追到新疆,又从新疆追到泰安。
现场 法官打电话喊“哑”嗓子
1月14日,记者来到胶州法院执行局看到,从大厅到各个办公室,随处可见申请人与执行法官。郑晓鹏的办公室在二楼,每天早晨7时30分,他已经在办公室开始忙活。记者看到,郑晓鹏一边接电话,一边用手捏着喉咙。挂上电话,赶忙吞了两口水。“这两天说话多了,嗓子都发炎了。”郑晓鹏有些无奈地说。
正当他准备继续整理案卷时,又有当事人涌到了办公室。他们都是胶州市一家木业公司的工人,由于公司倒闭,负责人跑了,全厂500多名工人的工资拿不到了。“你们都别着急,最近一直在忙你们的案子,我们肯定会想办法,把你们的钱要回来。”这些工人不知,为了执行他们的工资款,郑晓鹏和同事们都追到了千里之外的边境线。
讲述 坐飞机去新疆执行欠款
郑晓鹏告诉记者,这家木业公司是在2014年四五月份出现的问题。经过劳动仲裁,裁定公司需要支付500多名员工共计600多万元的工资款。可到了裁定书约定的最后期限,公司依然无法履行。无奈之下,工人们拿着裁定书到法院直接申请执行。 “每个工人算一起案件,这一下子就来了600多起案子,我们也在寻思,怎么能帮工人尽快拿到钱。 ”郑晓鹏按照常规手续调查公司的资产,并将工厂里的设备、厂房、土地进行查封。可查封之后他才知道,这些资产都已经被查封了数十遍,“这说明公司在其他地方也有欠款,资产也被其他法院查封了。如果以传统的方式等待拍卖、付钱,时间周期很长,可能要一两年。 ”
这时,郑晓鹏了解到,新疆有五家单位拖欠这家木业公司的钱,而且已经到了还款的时间,也许能把这些钱拿回来先发给工人当工资。于是在2014年12月28日,郑晓鹏坐上了飞往乌鲁木齐的飞机,去新疆执行案件。
艰苦 -20℃天气四处找债主
经过6个小时的飞行,郑晓鹏终于到达了乌鲁木齐,可-20℃的温度让他有些措手不及。第一家单位位于石河子市,郑晓鹏不敢耽误,坐了两个小时的汽车到了目的地。当时已是下午4时,从离开青岛到石河子,郑晓鹏和同事都没吃什么东西。考虑到单位可能已经下班,他们决定第二天再去执行。
第二天当他赶到第一家单位时,负责人称现在的确可以给胶州这家木业公司支付欠款,但郑晓鹏他们来晚了,“已经有法院把这笔钱执行走了。”郑晓鹏将木业公司工人的情况告诉了负责人,负责人也表示理解,他表示只要法院之间沟通协调,他们愿意优先支付工资。这家找不到钱,郑晓鹏又去第二家单位,这家单位在奎屯,可郑晓鹏又遇到了同样的情况,“被别的法院先执行走了。 ”
奔波 追款追到中哈边境线
没有耽搁,郑晓鹏和同事从奎屯乘车,前往位于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边境的霍尔果斯。途中他们遇到了大雪,高速公路封闭,无奈只好走小路,可由于当地自然条件特殊,到晚上8时他们身在茫茫戈壁之中,难辨方向。 “担心再走会迷路,就在附近的精河县找地方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两人走了四个多小时,中午到达了位于边境线的第三家单位。不幸的是,钱也被其他法院“捷足先登”了。之后的第四家和第五家企业也都是同样的情况。郑晓鹏和同事决定先回青岛,再计划下一步的行动。在新疆连转三天之后,在2014年最后一天晚上10时,郑晓鹏回到了家。
新年上班第一天,汤龙江和郑晓鹏决定,准备与已经执行案款的其他几家法院协商,希望能优先支付工人工资。在与多方协商之后,1月15日上午,两人再次奔赴前往泰安市中院的执行路上。
感动 带病上路为工人讨薪
胶州法院执行二庭庭长汤龙江也参加了这次新疆执行行动,在走之前他患有严重的感冒,医生要求他必须按时打点滴,可汤龙江跟医生说明了情况,又从医院开了些治疗感冒的药物,直接去了新疆。不过到新疆之后,身体再次感觉不适,导致一路上都没怎么吃东西,三餐都只吃米饭。回到青岛的一刻,身体比之前更加不适。
汤龙江说,为了给工人讨薪,执行法官都是“白加黑”和“5+2”模式,每天从早忙到晚,很少能有休息的时间。“有的法官在周末要照顾孩子,为方便直接把孩子带到法院,一边干活一边看孩子。 ”
——本文载于2015年1月16日《青岛晚报》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