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审判业务 > 调研成果

先判后调,一年多的“别扭”拨云见日

来源:   发布时间: 2025年05月13日

  “黄法官,第一笔赔偿金到账了,2万元一分没少,谢谢法官!”4月29日,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王平村人民法庭法官黄聪聪收到了牛建军(化名)发来的微信消息。这场“别扭”一年多的纠纷终于拨云见日。

  时间回到一个月前。北方虽已回暖,京西山区仍透着一丝寒凉。王平村法庭内,民宿公司老板张某攥着协议复印件来回踱步,不时望向对面缓慢走来的瓦工牛建军。

  一场意外,让原本合作融洽的两人对簿公堂。

  2023年夏末,牛建军正在某民宿公司施工,不料所骑的三轮车侧翻,牛建军摔在了地上。

  “我左边第三肋骨、右边第六第七肋骨都骨折了,到现在还隐隐发疼。”牛建军拿着几张X光片向黄聪聪说道。司法鉴定显示,这起事故造成牛建军九级伤残。

  事故发生后,张某和牛建军签订赔偿协议,协商共赔偿8万元,牛建军没多琢磨就签了字。可等后来一打听,他才知道,8万元与法定标准相差甚远,于是他先后申请确认劳动关系、认定工伤,并把民宿公司起诉至法院,主张16万余元的工伤保险赔偿。

  法庭上,面对牛建军的诉讼请求,张某声音拔高了几度:“我们签了协议,他收了钱又反悔,这不是滥用诉权吗?企业权益谁来保护?”

  牛建军搓着双手,眼神里透着无助:“我当时不懂啊,签协议的时候哪知道九级伤残能赔那么多,8万元连治疗费都不够,这协议明显不公平……”

  黄聪聪仔细翻看卷宗,心里默默盘算着: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牛建军依法应获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医疗补助金等各项费用共计24万余元。本案中协议约定金额仅为法定标准的三分之一,明显低于其应得权益,符合显失公平的构成要件。

  最终,法院判决民宿公司支付牛建军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医疗补助金等共计14万余元。

  张某却不认可该判决。黄聪聪看着张某气冲冲的背影,心想要让牛建军拿到赔偿款,这事还得再费费心思。

  第二天,黄聪聪拨通张某的电话,劝慰道:“企业积极解决工伤赔偿纠纷,值得肯定。可工伤保险是法定强制保险,咱们不能通过私了的方式就把这法定责任给免了,是不是这个理?”

  挂了电话,黄聪聪又给牛建军发去消息:“你想尽快拿到钱,这能理解,但签协议时得多问问专业人士……”

  此后的日子里,黄聪聪进行了数轮沟通,双方的态度终于有了松动。见时机成熟,黄聪聪趁热打铁,将二人约到法庭。

  “这事你们都别扭一年多了,今天咱们就彻底给它画个句号!”黄聪聪开始了新一轮的调解。

  几番推心置腹的交谈后,张某先松了口:“行,就听您的。但是这钱也不是小数目,一下子我也拿不出来。”

  黄聪聪见状马上支招:“一次性有困难,咱们也可以考虑分期,牛师傅您觉得呢?”

  牛建军脸上也有了一丝笑意:“没问题,分期也行!”

  在法官见证下,双方签了一份新的履行协议,约定按照判决金额分期支付。至此,这起纠纷在上诉期届满前化解。

  看完短短几行的微信消息,黄聪聪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因为这声感谢背后,不仅是对法官的肯定,更是法治阳光温暖人心的生动注脚……

  来源:人民法院报

关闭

版权所有:潍坊市潍城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福寿西街2799号 举报受理电话:0536-8185225 邮编:261021